什么是融资担保?
融资担保是担保业务中最主要的品种之一,是随着商业信用、金融信用的发展需要和担保对象的融资需求而产生的一种信用中介行为。
内涵:金融性与中介性的双重属性
特征:金融性、多样性、履约责任刚性、责任比例分担
信用担保机构通过介入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企业或个人这些资金出借方与主要为企业和个人的资金需求方之间,作为第三方保证人为债务方向债权方提供信用担保——担保债务方履行合同或其他类资金约定的责任和义务。
在其业务性质上,融资担保具有金融性和中介性双重属性,属于一种特殊的金融中介服务。
它通过利用自身的第三方信用为资金供给和资金需求方双方提供融资担保服务,以此促进双方交易的完成。在开展融资担保业务过程中,信用担保机构要完成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对资金需求方的信用评估;另一方面是向资金供给方提供自身资信证明,取得其对自身信用保证资格和履约能力的认可。
融资担保机构的风险点主要有哪些?
一、担保能力偏弱
部分融资性担保机构担保能力较弱。上述问题在注册资本少、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风险管理水平低、人力资源不足等方面较为突出,尤其是在部分区县政府出资的融资性担保机构中。
二、代偿能力不足
金融机构对其资本的运作影响其及时补偿的能力。对于银行来说,融资性担保机构的担保能力直接体现在其自身能够及时使用的资金偿债规模上。一些融资性担保机构(特别是民营担保机构)为了保证其资本的最大回报,利用其资本发放委托贷款或发放短期贷款,使得担保公司的部分偿债资金实际上成为风险资产,同时资金的流动性也减弱,影响其及时代偿的能力。
三、缺乏补偿机制
担保行业缺乏风险补偿机制。我国大多数担保机构仍处于展业初期,仅靠微薄的保费收入难以弥补可能的赔付或补偿,很大程度上威胁着担保机构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现阶段,担保机构的风险补偿机制尤为重要。在一些中小企业发展机制成熟的国家,担保公司可以直接向政府的中小企业管理部门申请补偿,或者由政府设立的专门机构履行再担保职能。